想了好久好久,最終還是決定關掉臉書回歸文字,主要有幾個原因,除了每天不斷的資訊來回影響心情外,也是因為在臉書上的我們太過於習慣列點式或斷句式的書寫方式,久而久之舒適圈形成,段落式的文字書寫便成為大不易的產物。對我而言,這樣的舒適圈已經形成將近三年,但到今天才真正發覺自己中毒之深幾近無法挽回,於是,關臉書便是找回語感的首要之務。
在做這件事之前也有過很多次的掙扎,擔心自己會和同學朋友的生活脫節,擔心有重要事件時自己沒被通知到,由此便知道臉書深耕使用者日常生活的用心,在不知不覺中生命中大半部分的主導權就這樣拱手讓給臉書了,真不知道收到這些主導權的董事們開不開心,在這幾年之內的話題從「你最近還好嗎」「吃過了嗎」改成「你臉書上說的是什麼事」「你有沒有看到誰誰誰的動態」,好像臉書這個名詞就像食物一樣重要,一餐不吃可以,一天不吃也可以,但不行都不吃。
然而說真的臉書也有臉書的好,畢竟他為我省下了大筆的手機費,免費的通話軟體和溝通聯繫平台;也曾讓我不用巴著朋友抱怨東家長西家短,可以自由抒發的動態牆;甚至上大學之後每堂課的小組報告討論和約時間都可以用臉書的社團搞定,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不用再一個一個的為了通知而奔波;但或許也因為是這樣,我們反而輕看了友誼的現實存在性,一個勁得把自己砸進自己的小世界中。
或許我是個特例,畢竟不是每個人對臉書的依賴度都這麼高,但這樣的生活和度日方式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想要試圖脫離,或許會像陷阱一樣越掙扎越無法掙脫,但完全的將繩索掙開也不無可能,至少試過了不是嘛!?
我們好像一直都只是需要觀眾的存在而已
在做這件事之前也有過很多次的掙扎,擔心自己會和同學朋友的生活脫節,擔心有重要事件時自己沒被通知到,由此便知道臉書深耕使用者日常生活的用心,在不知不覺中生命中大半部分的主導權就這樣拱手讓給臉書了,真不知道收到這些主導權的董事們開不開心,在這幾年之內的話題從「你最近還好嗎」「吃過了嗎」改成「你臉書上說的是什麼事」「你有沒有看到誰誰誰的動態」,好像臉書這個名詞就像食物一樣重要,一餐不吃可以,一天不吃也可以,但不行都不吃。
然而說真的臉書也有臉書的好,畢竟他為我省下了大筆的手機費,免費的通話軟體和溝通聯繫平台;也曾讓我不用巴著朋友抱怨東家長西家短,可以自由抒發的動態牆;甚至上大學之後每堂課的小組報告討論和約時間都可以用臉書的社團搞定,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不用再一個一個的為了通知而奔波;但或許也因為是這樣,我們反而輕看了友誼的現實存在性,一個勁得把自己砸進自己的小世界中。
或許我是個特例,畢竟不是每個人對臉書的依賴度都這麼高,但這樣的生活和度日方式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想要試圖脫離,或許會像陷阱一樣越掙扎越無法掙脫,但完全的將繩索掙開也不無可能,至少試過了不是嘛!?
我們好像一直都只是需要觀眾的存在而已
留言
張貼留言